
- 加入收藏
- 您可以拨打: +86 379 64122001
堆取料机旋转大轴承缺陷及改进措施(
后退l滚道擦伤故障分析
(1)该轴承的滚动体是交叉安装的,承受 径向和轴向两个载荷,承受轴向载荷的滚动体下平面与圆弧工作面相接触,虽然滚道工作面是很大的弧面( 3582mm),滚动体的直径又很 小( 100mm),因此,实际上滚动体下端面与滚道的接触是点接触,而不是面接触,这就是 造成工作面被擦伤的主要原因.
(2)承受轴向载荷的滚动体下端面按理不应承载很大的力,但是,由于前后两个承受径载的滚动体与承受轴向载荷的滚动悻之间夹得 很紧(在载荷太的方位)而被向前推进的滑动过程中将滚道擦伤。在擦伤过程中掉下的铁屑被滚动体滚压,由于负载较大,工作面被压成 麻点,这样返复的擦伤、滚压,就会造成滚道伤痕越来越严重,直至转动困难被迫停机.
(3)该轴承润滑方式原设计选用干油润滑。但由于该机的工作环境差,煤尘经常从上面密 封处进入滚道内部,影响了轴承的润滑,严重时滚道内全部被煤尘堵死,另外滚道擦伤掉下的铁屑被油脂粘住,使滚道被挤压出伤痕,严 重时滚动体被挤碎,滚道严重擦伤,造成被迫停机检修。
(4)轴承本身在内圈有上下两道毛毡密封,上密封使用不久就会失效,又不易更新,而大 量的煤尘就从上面缝隙进入轴承内,因而破坏了润滑。由于轴承内进入大量的煤尘,被下部毛毡堵死,煤尘不能排出。因此,经常发生故 障,使大轴承的使用寿命很短。
2改进方案
(1)干油润滑改为稀油润滑 稀油能起到清洗作用,进入轴承内部的煤尘、铁屑等杂物不致留在内部而被清洗到下部油池中,定期放出油池下部杂物。去掉轴承内圈下部毛毡,作为杂物排出口和润滑油进入口,
(2)滚动体几何形状的改进。将滚动体的一端改成圆弧形,以改善与滚道的接触,不致擦伤工作面 因为外齿圈上的滚道面是一个锥体,激动体下端是一个平面。因此,滚动体的一端必须改成弧面(球面),但不能大于锥体弧,可用着色法检查接触好坏使弧径得以修正。
- 联系我们
销售经理:王经理
移动电话:18939000078销售热线
电 话:0379-64122001
0379-64122002技术中心
电 话:0379-64122008
电子邮箱:techsupport@sbi.com.cn
地 址:中国洛阳市西工区河南洛阳工业园区纬四路
传 真:0379-64122006
电子邮箱:sbi@sbi.com.cn
-